短短几天,我安装了 3 次 blog—— 第一次部署在 vultr 主机上,再迁到 cloudcone,再因为搞炸了数据库而被迫重装。所以,严谨地说,这次是 re-reborn。但导数的导数也是导数,重生的重生还是重生。就用 reborn 好了。

本 blog 首页赫然写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但这句 slogan 恐怕无法践行了。刚买服务器的前几天,我热情高涨,又是弄多域名又想搭各种其他的东西,私有云、matrix 都想自己弄一个。直到我终于在一次核弹级的操作(rm -rf)之后,误删了 MySQL 的某个文件目录,Ghost 一怒之下直接拒绝启动,我精心设计的 blog 首页也顺势变成了 502 bad gateway。抢救了一个小时左右,未果。无奈只好重装。而 blog 上的两篇未备份的文章也就随着硬盘的格式化而散逸在比特的海洋中了。痛定思痛,这事情只能怪自己,爱折腾还不备份数据。云服务商提供了每月 2 刀的自动备份服务套餐,而我嫌贵没有开通。

「数据无价,谨慎操作。」

DiskGenius 启动界面的这句话无端蹦了出来。但 “无价” 一词,不一定意味着价值连城。或许,只是价值不易衡量。我随口胡诌的 acg 杂谈又有何 “价值” 可言呢?我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写一篇文章,从偶得灵感、到初稿、删改,至最终发布…… 当我满足地凝视这篇文章时,我心中所想绝不是此文 “价值” 几何,而是时间 —— 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被以某种神奇的方式固定了下来。

对于 “固定” 的渴求,是潜意识的行为倾向。固定时间法术繁多,照片:捕获时间的断面;影像:截取时间的片段;日记、随笔、GPA、各种荣誉证书 —— 则是对某一长段时间抽象而主观的概括。类似伏地魔将自己的灵魂碎片小心藏在 7 个魂器中,我们也将死去的时间存档纪念。

但吊诡的是,不仅存档的时候快乐,主动丢弃存档时也会快乐。

考完期末的最后一门,我照例开始整理自己的电子存档。此时我手头的电子产品数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值 —— 两台笔记本、一个台式机、一个 iPad、一部手机。同时整理上述所有东西 —— 另加两个外接硬盘 —— 的时候,久违的快感席卷全身。我小心而熟练地跳跃于文件夹之间,整理文件结构,挑出决定舍弃的文件,接连按下 command+backspace——“啪” 的一声,尔后是长久的沉默。我陶醉于这个过程 —— 极具仪式感的、和某个过去的告别。

主动舍弃的某种最高形态 —— 格式化,则近乎脱离了 “舍弃” 的范畴,转而变成 “重生”。硬盘吱吱地转动,要不了多久,一个看似全新的、毫无痕迹的磁盘就诞生了。磁盘通过抹去前使用者的一切痕迹而获得新生。

磁盘可以格式化,但地球 online 不能删号重开。无奈之下,我怀着对硬盘的羡慕,藉由扔掉旧课本、作业纸和实验报告的方式,周期性地打理记忆空间。

但是,备份与格式化、保存与舍弃这二者却能达到和谐的统一 —— 在打游戏的时候。上古游戏有些是没有存档的(比如马里奥),通关,或者死亡。但多数现代单机游戏都提供存档功能,即,将当前时间的所有状态保存下来,在以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回溯到这个状态。写入存档是为「记录」,读取存档是为「抹除」。全部的操作如此精妙而完备,以至于不可能出现遗漏的记录,也不会在读档后受到回溯前世界的任何影响。这随心所欲的轻盈,大概只能化作隔着次元壁的我的一声感情复杂的喟叹了。

一声喟叹,记忆还是记忆,我还是我。

更新于 阅读次数